现代汉语关于成语的定义_现代汉语关于成语的定义是什么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来回答大家对于现代汉语关于成语的定义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现代汉语关于成语的定义的话题。
1.成语和词语的区别
2.词字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3.成语的特点有哪些?
4.《现代汉语》要点(6)
5.现代汉语成语有哪些特点
成语和词语的区别
你知道成语和我们平时所用的词语,所说的词语有何区别吗?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和词语有什么区别
词语的定义:文辞;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成语的定义如下:?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显然这个定义是非常宽泛的,以致于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界定一个短句究竟是不是成语。
如何界定成语和俗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俗语的定义如下:?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 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从这个解释 可以看的出,《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著者认为成语和词语的最大区别就是成语有出处, 而俗语则没有出处,来自民间。
然而成语和俗语的区别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成语来源于俗语。例如指桑骂槐,就是一 个无从考证出处的俗语,由于使用得广泛而变成了成语。又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很多成语辞典说这句出于《容斋随笔》,可是《容斋随笔》里原文是:?信之为大将军 ,实萧将军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显 然在洪迈之前便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并不是洪迈的原创。这里的俚语就是现在 的俗语之意。 有些是很容易区分界定的,比如:贼头贼脑一看就是俗语,但是贼眉鼠目就不太好 说究竟是成语还是俗语。特别是一些有出处的?俗语?,更是很难分清楚。比如?风马 牛不相及?作为成语异议不大,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很难说究竟算不算 成语。
俗语可以分为三类: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这三类都和成语有交叉。
第一类:谚语。谚语的形式通常为完整的一句话,而不是一个词组。很多谚语和成 语的界限并不明显,而事实上也有很多成语来自于谚语。《战国策?楚策》有?臣闻鄙 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之语,也就是?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本身是一个谚语,虽然现在我们常用前四个字,但是使用者都知道其含义 是?未为迟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赞:?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究其来源,《楚辞?卜居》中有?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 不同。?。可见这应该是在战国时期就流传在楚国的谚语。 还有一些在边缘地带游荡的谚语,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坐山观虎斗? ,?挂羊头卖狗肉?,?驴唇不对马嘴?这些谚语也是沿用数百年,但是很多成语辞典 也会收入这些谚语。
第二类:歇后语。歇后语的形式类似谜语,前半句出一个谜面,后半句作出解释, 经常使用谐音谐意等形式。可以说歇后语和成语交叉不大,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例如 ?打破砂锅璺(问)到底?,这是一个标准的歇后语,但是也常常被作为成语对待。类 似的还有?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天下乌鸦一般黑?,?开门七件事,柴米 油盐酱醋茶?等等。
第三类是惯用语。这部分照理说是最不容易和成语混淆的,事实上却是十分混乱。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四字的惯用语特别多,例如: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个人感觉 大部分的成语辞典对于这部分的处理也是众说纷纭。
成语含义的变迁
去年因为?七月流火?,人大的校长着实露了一把脸。成语误用滥用现在已经成为 了一种社会现象,而现象后边必然存在着问题。语言的变迁是一个客观事实,无法否定 。一个方面是读音的变迁,一个方面是含义的变迁。有些含义的变迁已经被广泛接受, 而另外一些颇有争议。比如?素面朝天?,本出《杨太真外传》,说虢国夫人自恃容貌 娇媚,不化妆就去朝见天子。现在则将朝天理解为?面对公众?,可以说也不算有什么 错误。还有?望洋兴叹?是仰起头慨叹。现在理解为看到大海而产生渺小的感觉而慨叹 。 语言的从俗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那些需要从,那些不能从,则是一个值得考虑 的问题。例如?帧?原读zh?ng,近年由于IT知识的普及发展,这个字被普遍误读成为 zhēn,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已经将zhēn作为正音了。还有纪晓岚的?纪?,现在 也是jǐ和j?都被视为正确读音了。 有很多成语是古人故意曲解或者谐谑而改变了含义。比如?每下愈况?是说越到细 微之处越能观察到事物的真相,而?每况愈下?就是一个因为宋人谐谑而形成的成语。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能够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成语。当然用谐音 谐意来利用成语表示诙谐是一种修辞手法,我们不应该视为错误。
成语的形式
成语以四个字居多,但是并不是说只有四个字的才是成语。四个字的成语争议最少 ,其他字数的多少都有些争议。 两个字的比较少,但是也有一些,例如:斧正,推敲。在古代汉语中,除了联绵词 ,以单音节词为多,双音节词比较少。所以这类有著名典故的双音节词通常也被视为成 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四字成语可以简化为二字词语,例如:蛇足,效颦等等。这 种情况只是成语的简化,并不是二字的成语。 三个字的例如:风马牛,东道主,执牛耳,莫须有等等。 超过四个字的情况也不少见,比如:?五十步笑百步?,?小巫见大巫?,?冒天 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等。 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很多人喜欢随意的打乱四字成语的顺序,不知道是为了表示与 众不同还是有才学。比如把?美轮美奂?说成?美奂美轮?,把?朝秦暮楚?说成?暮 楚朝秦?。我们承认有一部分成语是两种说法都有,但是大部分成语还是有固有形态而 不能生拉硬造的。有种极端的情况是为了保持平仄对仗或者押韵而把成语?倒装?,这 种现象我是极度不赞成的,就是一种明显的?以文害辞?。例如《红楼梦》第89回回目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这里人亡物在是?平平仄仄?,杯弓蛇 影是?平平平仄?,为了做到偶数字平仄相对而将杯弓蛇影倒过来写成了?蛇影杯弓? 。 成语的问题一箩筐,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如何解决。不知道这种混乱的状态何时才 能结束。
猜你喜欢
1.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大全
2. 比较励志的词语
3. 表示看的词语或成语
4. 关于文雅的成语及解释
5. 带越的四字词语
6. 带?中?在不同位置的成语以及解释
7. 新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8. AABC形式的四字词语大全
9. aabc的四字词语
10. 带?后?字的成语
词字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历史来源: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大多来源佛教
大千世界,慈悲,大吹大擂,大吹法螺,不二法门,五体投地,六根清净,天花乱坠,心到神知,心心相印,手忙脚乱,方便之门,水中捞月,水泄不通,功德无量,功德圆满,半路出家,半斤八两,四大皆空,生老病死,吐丝自缚,因果报应,因风吹火,回头是岸,安身立命,在劫难逃,有口皆碑,老僧入定,肉眼凡胎,自由自在,自作自受,衣钵相传,佛口蛇心,佛眼相看,作贼心虚,邪魔外道,拂袖而去,披毛戴角,抛砖引玉,拈花微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沿门托钵,金刚怒目,勇猛精进,皆大欢喜,看破红尘,苦海无边,借花献佛,旁门左道,
成语的特点有哪些?
Ⅰ 什么是成语“成语”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些词的名字叫“成语”它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意义基本固定而形成的短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来源不同:
历史故事——请君入瓮、毛遂自荐
寓言故事——叶公好龙、贻笑大方 意义已固定公认。
不是词而是词构成的词组、短语,功能相当于一个词,意义丰富。
Ⅱ 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对联写作指导(第四讲 词、词组的结构和句子成分)2008年02月02日 星期六 22:27第四讲 词、词组的结构和句子成分一 词和词组的结构写作对联,对仗时要做到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必须理解、掌握词和词组的结构方式.要做到对仗工整,必须正确运用词和词组,让相同的结构相对.(这里讲的词,是语法上的词,不是文学体裁诗词的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字和词有联系,又有区别.字,是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汉字一字一音,有意义,多半可以独立运用,常常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过去称词为字,所谓“实字、虚字”,实即现代汉语的“实词、虚词”. 词的种类,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名称:1.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 这是按音节的多少划分.单音词,就是一个音 节构成的词,在书面形式上用一个汉字表示,如“天”、“一”、“走”、“红”.双音词,就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在书面上是两个汉字,如“国家”、“对 联”、“勇敢、“我们”.多音词,就是由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在书面上是三个和三个以上的汉字,如“收音机”、“高层建筑”、“英汉大辞典”. 古代汉语常用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将单音词扩展为双音词,如“美→美丽”,“民→人民”,“师→老师”.对联常使用古代汉语(文言),单音词多,所以要特别 注意掌握单音词. 2.单纯词·合成词 这是按词的意义成分来划分.单纯词,只包含一 个有意义的成分(词素),如“人”、 “海”、“大”.合成词,包含两个和两个以上有意义的成分,如“人民”、“伟大”、“大众化”.所有的单音词都是单纯词.单纯词不一定就是单音词,如“枇 杷”是双音词,但它是单纯词,因为它是两个字合起来才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成分.音译外来词,如“沙发”、“法兰西”、“富兰克林”,虽是双音或多音词,但每 个字只表示一个音,不表示意义,所以仍是单纯词. 词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它大于词,小于句子.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和两个词素组成的合成词,在对联写作中经常使用,需注意掌握其结构方式. 合成词和词组的结构方式,常见的是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介宾式. (1)联合式又称并列式,是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素或词所构成. ①同义联合名词+名词 如:人民 土地 门户 干戈 肝胆 杨柳 莺燕 山岭动词+动词 如:吟哦 撰写 修建 学习 寄寓 降落 攻击 叱咤形容词+形容词 如:富裕 贫穷 丰富 善良 美丽 温暖 深厚②反义联合名词+名词 如:天地 水火 春秋 日夜 功过 恩怨 上下 东西动词+动词 如:升降 起伏 兴亡 成败 悲喜 褒贬 有无 沉浮形容词+形容词 如:高低 大小 深浅 难易 盛衰 冷暖 优劣(2)偏正式前一个词素或词修饰后一个词素或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前者像枝叶,后者像树的根干. ①形容词或名词、动词、数量词、代词+名词 如:大江 清江 三江 精心 苦心 灰心 二心 小园 家园 田园 此园 大门 寒门 佛门 蓬门 我国 强国 前程 鹏程 归程 历程 征程②形容词或副词、动词+动词 如:快走 徐行 疾驰 奋进 挺进 新进 并进 畅想 猜想 浮想 还想 休想 大打 扑打 痛打 高飞 纷飞 腾飞 起飞 悲鸣 轰鸣 争鸣(3)主谓式前边词素或词如同主语,后边词素或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部分. ①名词+动词 如:沙飞 水流 花开 叶落 蝉鸣 犬吠 虎啸 龙腾 心喜 客来②名词+形容词 如:心急 胆怯 年轻 情深 意切 味长 词美 国强 官清有些偏正式的合成词或词组,一经颠倒,即成主谓式的合成词或词组.如:大树→树大 狂风→风狂 好心→心好 贪官→官贪 强国→国强(4)动宾式又称支配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表示动作或行为,后者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 格式 动词+名词或代词 如:举重 滑冰 放心 签名 知己 爱人 恨谁 治国 读书 补课 过年 开花 防沙有些主谓式的合成词或词组,一经颠倒,就成动宾式的合成词或词组.如:花开→开花 沙飞→飞沙 客来→来客 国治→治国 天翻→翻天(5)动补式又称补充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经常以后者来补充说明前者,在整个词义上,以前者为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补语. 格式 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副词 如:说明 说尽 改正 改好 提高 提前 抓紧 抓住 戳穿 赶跑 打痛 吃饱 穿暖 看清 望远 登高 美甚有些动补式的词或词组,中间可以 *** “得”,以表示可能; *** “不”,表示不可能.如“吃得饱”、“望得远”、“提不高”、“看不清”. (6)介宾式介词把它所带的宾语介绍给主语,介词在前、宾语在后.介宾式可以短到两个字,长到好几个字. 格式 介词+名词或代词 如:于此 以君之力 向前方 从南边 自海上△ △ △ △ △ 在山水间 为人民 对祖国 把亲朋好友 (△为介词) △ △ △ △ 以上,“式”即“结构”,联合式即联合结构,偏正式即偏正结构,以此类推. 词、词组结构方式对照表结构各类例 词联合结构 国家 泥沙 良好 日月 东西偏正结构 大家 白沙 好花 明月 东海主谓结构 家大 沙飞 花开 月明 海啸动宾结构 爱国 飞沙 卖花 看月 观海动补结构 爱得深 飞起 卖完 看清 观遍介宾结构 为国 向沙漠 在花前 对月 自海上二 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单位.一个句子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说话和朗读中,句子有一定的语调,句子与句子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 对仗,必须词组对词组,句子对句子.为了做好对仗,除了理解、掌提词和词组的结构以外,需要再了解有关句子的知识. 构成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是主语和谓语.句子可以有四种次要成分:定语,状语,宾语,补语. 1.主语和谓语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主语一般在前,谓语一般在后.用作主语的常是名词、代词.用作谓语的常是动词(包括“是”、“有”)、形容词.下例春联,名词作主语:山河壮丽;△△ 岁月峥嵘. △△ 下例春联,形容词作谓语:国家昌盛;△△ 人民安康. △△ 2.宾语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一般在动词的后边,也可借助介词“把”、“对”等用在动词前边,表示行为的对象、成果、工具、处所或存在的事物等,常用名词、代词充任.如潘力生题人民大会堂联,名词作宾语:一柱擎东亚;△△ 群星拱北辰. △△ 3.定语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成分.被修饰或限制的词是中心词.定语指出中心词的属性、形状、数量及所属的人、地方、时间、范围等.定语用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任,在中心词的前边.如张广建题甘肃崆峒山联,数量词作定语:(黑三角表示中心词) 俯瞰河流,百尺楼台九曲水;△△▲▲△△▲ 凭临城郭,万家烟火四围山. △△▲▲△△▲ 4.状语状语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被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状语用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动量)、表示处所或时间的名词和介宾结构充任,一般在中心词的前边.如台湾剑潭古寺联,形容词作状语:古迹重修,成观光地;△▲ 寺名长播,结香火缘. △▲ 5.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补充成分.被补充的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补语表示行为的结果、数量,或性状的程度.补语由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动量)充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边;有时要借助“得”来表示(如“美得很”).如陕西药王山药王庙联,形容词作补语:医隐山林托迹远;▲ △ 仁昭今古惠民深. ▲ △ 词组的功用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可由有关词组充任. 三 句子种类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句子的种类,按内容意思和语气划分,陈述事情的,叫陈述句,句末用句号;提出问题的,叫疑问句,句末用问号;要求听话人做或不做某种事情的,叫祈使句,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抒发某种强烈情感的,叫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 2.完全句和不完全句按照句子成分来划分,有完全句和不完全句. 完全句又称双部句,主语部分、谓语部分齐备,意思完整.如隆中三顾堂联:两 表 酬 三 顾;一 对 足 千 秋. └—┬—┘ └—┬—┘ 主语部分 谓语部分不完全句又称单部句,可分三种:(1)无主句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说不出主语,或无需说出主语.一般由动宾词组造成.有的祈使句就是无主句.如*青年时代自勉联:( ) 与有肝胆人共事;( ) 从无字句处读书. └—┬—┘ └——┬——┘ 主语部分 谓语部分(2)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对话,上下文)里,句子中某些成分可以不说.对联里,常省略主语“我”、“我们”,有时承前省,有时照后省,有时全联多处全省.如彭玉麟题黄鹤楼联,两处省“我”:我从千里而来,( )看江上梅花,直开到红羊劫后;谁云一去不返,( )听楼中玉笛,又唤回黄鹤飞高. (3)独词句 由单独一个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省略的成分多而难以确定,意思比较含蓄.如“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出现了这样一副极短的对联:死;生. (倒写) 含义异常丰富:在日本侵略军的占领下,生离死别,生不如死;宁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又如董必武挽谢觉哉联:长征老战士;病诗人. 谢觉哉,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无法无天的“”毫无办法,只能做个“病诗人”,意余言外. 3.单句和复句按照句子的个数来划分,有单句和复句. 单句 又叫简单句.常由一个主谓词组构成,也可由一个词或其他词组构成.单句可以是完全句或不完全句.单句不一定文字都简短,单句可以因主要成分加上次要成分而复杂化,因而文字较长. 复句 是意思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成的大句子.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在对联书籍中,为讲述方便,一般将逗号断开的词组都称作分句,和语法上的分句有所不同.)复句中各分句之间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如李甲秾自勉联:吃苦是良图,作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 上下联各由五个分句组成一个复句.中三个分句是联合关系,与最后那七个字的分句是偏正关系(因果);后四句与开头一句又是偏正关系(因果,倒装). 分辨单句、复句,要着眼于句子成分和结构,成分有省略的要加以补充(独词句、无主句除外).如陶行知题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孰为夫子? 小疑必问,大事必闻(的人),才算学生. 上下联的主语,都是省略了的“人“.半联是单句. 蔡元培挽鲁迅联:著作最谨严,(著作)非徒中国史;遗言太沉痛,(遗言)莫作空头文学家. 上下联两句各有主谓语,下句主语是承前省略.半联是复句. 四 成语结构辨析成语言简意赅,表现力强,写作中常用.了解成语结构,有助于对仗工整. 成语绝大多数由四字组成.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谓语齐全,如“青出于蓝”、“胸有成竹”、“骄兵必败”、“蚍蜉撼树”等.它可以是一个省略主语或谓语的不完全句,如“想入非非”、“与众不同”、“为民请命”、“喜怒哀乐”等. 成语,前两字和后两字的关系可以有种种不同.主谓关系如“玉石俱焚”、“人才辈出”.动宾关系如“煞费苦心”、“一改故辙”.偏正关系如“十万火急”、“娓娓动听”、“从宽发落”. 成语,前两字和后两字是联合关系的最多.联合关系的成语,前两字、后两字各自彼此又有种种不同关系. 1.联合+联合 如:繁荣昌盛 富贵荣华 冠冕堂皇 多快好省 谦虚谨慎 古今中外温良恭俭 激昂慷慨 麟凤龟龙 魑魅魍魉 酒色财气 风云月露成败利钝 喜怒哀乐 轻重缓急 青红皂白 悲欢离合2.偏正+偏正 如:三心二意 三坟五典 五洲四海 千方百计 万紫千红 山珍海味凤毛麟角 火树银花 火海刀山 花朝月夕 光风霁月 名缰利锁舌剑唇枪 冰天雪地 枪林弹雨 良辰美景 良师益友 青梅竹马明眸皓齿 国色天香 和风细雨 赤县神州 赤胆忠心 志士仁人坚甲利兵 严刑峻法 社鼠城狐 陈规陋习(以上偏正是“定语+中心词名词”) 三令五申 七拼八凑 千变万化 千锤百炼 并驾齐驱 坐言起行条分缕析 高瞻远瞩 旁征博引 兼收并蓄 精打细算 潜移默化先忧后乐 露宿风餐 旁敲侧击 明争暗斗 冷嘲热讽 倒行逆施横征暴敛 阳奉阴违 道听途说 左顾右盼 长吁短叹 浅斟低唱(以上偏正是“状语+中心词动词”) 3.主谓+主谓 如:龙吟虎啸 龙骧虎步 龙盘虎踞 凤鸣鸾舞 风驰电掣 鸟语花香心驰神往 耳闻目睹 眉开眼笑 功成名遂 珠联璧合 纲举目张家喻户晓 豕突狼奔 狼吞虎咽 蚕食鲸吞 手忙脚乱 风吹雨打众叛亲离 兰摧玉折(以上主谓是“名词+动词”) 人寿年丰 民康物阜 民富国强 地大物博 地老天荒 年高德劭日新月异 花好月圆 心旷神怡 珠圆王润 冰清玉洁 顽廉懦立事半功倍 才疏学浅 口燥唇干 山穷水尽 脑满肠肥 羊狠狼贪灯红酒绿 凶多吉少(以上主谓是“名词+形容词”) 4.动宾+动宾引经据典 求同存异 励精图治 披荆斩棘 披星戴月 披肝沥胆呼风唤雨 改天换地 废寝忘食 扶危济困 正本清源 厉兵秣马扬眉吐气 回肠荡气 抛砖引玉 沽名钓誉 见微知著 买椟还珠坐并观天 玩物丧志 贪赃枉法 弄虚作 吞云吐雾 折戟沉沙前后是联合关系的成语,其中许多可以前后颠倒使用,如:激昂慷慨→慷慨激昂 万水千山→千山万水龙吟虎啸→虎啸龙吟 花好月圆→月圆花好前后虽是联合关系,如果是前后两个行为有先后承接关系,一般不能颠倒,如“见缝插针”、“弄巧成拙”.
Ⅲ "词语"与"成语"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
成语一般是有典故的,有来源的,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一般由两个字组成
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大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3)词字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扩展阅读:
词语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
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②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古代汉语词汇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Ⅳ 成语组词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含义。
妤
yú
又写作“倢伃”(jié
yú)
汉代宫中女官名,是帝王妃嫔的称号.一直沿用到明代。
没有其它用法了。
Ⅳ 词语字形是什么意思
指个别字元的外形、形体、写法。
字形可为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半包圆,全包圆
Ⅵ 什么是词语什么是成语
应有尽有
注音yīng yǒu jìn yǒu
出处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宋书·江智渊传》
解释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物品很齐全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一应俱全、面面俱到
反义词一无所有
押韵词万劫不朽、摸鸡偷狗、遭遇不偶、拖家带口、黄钟瓦缶、得于心应于手、玩忽职守、热可炙手、斫轮老手、蛾眉螓首、......
谜语百货公司
Ⅶ 成语是什么意思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定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 *** 彩,包括贬义和褒义.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Ⅷ 四字词语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
四字词语是指广义的概念,包括成语和非成语,也叫固定词组或自由词组.
四字词组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被大量运用于说话、文章里。自由四字词组不同于固定词组,它们是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的。
《现代汉语》要点(6)
1、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一般不能任意更换。2、意义上的整体性。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扩展资料:
古代汉语词汇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跟谚语不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像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
谚语的形式,不像成语那样整齐。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当然,如果把这些谚语一定说是成语,也是勉强可以的。
百度百科——成语
现代汉语成语有哪些特点
第四章 词汇
一、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丰富与否决定了语言的表现力。个人的词汇量则往往取决于他的学识、阅历。词汇量等于信息量。
二、词汇单位
语素、词和词的构成、固定短语
三、语素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现代汉语的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的,还有多音节的(一般是外来词,如“奥林匹克”)
2、确定语素可以用替代法
3、语素的分类
(1)按音节: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2)按语素的构词能力,可以分为三种
A、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自由语素
B、半自由语素: 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半自由语素
C、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叫不自由语素
注:
大部分情况下,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完全由外语音译过来的,无论多少个字,都是一个语素。
语素:
1? 成词语素
2 不成词语素:
(1)不定位语素(词根,如——农,农——)
(2)定位语素
(词缀: 前缀如老——, 第—— ; 后缀如——子,——儿)
注: 词缀也是一个语素
四、词
1、定义:词是由语素充当,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词的构成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词根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1)单纯词
A、单音节的:如天,江
B、多音节的:
a、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含双声词(参差,仿佛,伶俐)
叠韵词(烂漫,逍遥,哆嗦)
其他(鹦鹉,芙蓉,玛瑙)
b、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由不成词语素相叠而构成。如猩猩,潺潺,依依
c、音译外来词:如葡萄,歇斯底里
d、拟声词/象声词,如“哗啦,叮当,滴答”
翻译外来词的四种方式:
音译,如苏打,巧克力
半音译半意译,如冰淇淋,米老鼠
音译后加汉语语素,如拉力赛,沙丁鱼
字母外来词,如MTV,CD
(2)合成词
A、复合式:至少要有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分五种类型:
a、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如途径、国家
b、偏正型:前一个词根修饰、限制后一个词根。如火红
c、补充型:后一个词根补充说明前一个词根。如提高,车辆
d、动宾型:前一个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如司机、注意
e、主谓型:前一次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叫陈述式。如地震,日食,民主
B、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构成。如姐姐,仅仅,刚刚
C、附加式: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
a、词缀+词根:老虎,阿姨
b、词根+词缀:刀子,来头,鸟儿
此外,还有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如红通通(的)
五、短语
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它表示一定的意义,它也是造句的成分,可以单说或单用,但它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是可以分割的,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造句成分(即扩展),而词是不能分割的,分割之后就不表示原来的意思。例如:骑兵是词,骑马是词组。
?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叫扩展法。
六、固定短语
1、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与之相对的是自由短语,自由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需要的临时组合,即一般短语。
2、固定短语包括专有名词(企事业单位名称,书名,杂志名等)和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熟语结构上比较固定,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
七、词义
1、词义的定义:词是词的内容。词包含语音和意义两个方面,词的意义方面即词义。
2、词义的性质
(1)词义的概括性:一般的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词义为了准确地表明这个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便须舍弃各种具体的个别的特征,概括出对象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
(2)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
(3)词义的民族性: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事物可以不同。
3、词义的构成
(1)理性义: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概念义。理性义的作用就在于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一个范围
(2)色彩义(附属义)
A、感彩
a、褒义词
b、贬义词。
c、中性词。
d、有一些词造成短语或句子之后,整个语句可以产生褒义或贬义的感彩。
B、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色彩。包括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
C、形象色彩:表示具体事务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这些词除了理性意义外,还使人有某种生动具体的感觉,即所谓形象感。
4、词义的分解
(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时,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
A、义项的分类:按地位分为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和转义(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基本义不等于词的原始意义。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B、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和多义词(有两个以上的义项)。
C、同音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2)义素的分析和运用
A、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所以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把同组中的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把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
B、义素分析步骤
a、要明确分析的对象。义素分析一般总是在一些相关的词(同一语义场)中进行,只有相关的词才可以比较,才更容易选择经济适用的义素。
b、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关的义素。
c、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一般要对义素进行概括分类,两项对立的义素可归并成一个,用“十”“一”号进行区分,义素本身标以[ ],可以用二分法,多分。
C、义素分析的运用
a、掌握,解释,理解词义
b、突出地显示词义间的异同及联系
c、突出词义组合之间的关系
八、语义的聚合——语义场
1、语义场的定义:语义场又称词汇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义场中可以有种种词义上的差异
2、语义场的层次:语义场有不同的层次,上一层次中某个词的义素必然为下一层次的各词所具有,而下层又必然有自己一些特殊的义素,例如:人(上位词),男人,女人(下位词)。上位词必有下位词,下位词也可以由自己的下位词。上一层次的称作母场,下一层次的称做子场。语义场的各项,也可以没有共同的上位词,例如父亲和母亲。有些词可以兼属不同的语义场,主要由义项不同所致
3、语义场的种类:(按关系不同)
(1)类属义场:其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在汉语中类属语义场所概括的事物,往往超过所列举的事物的总和。例如“锅碗瓢盆”可以代表一切厨具;其划分依据并不一定符合科学分类的要求
(2)顺序义场: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有些顺序义场可以周而复始,叫“循环义场”
(3)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得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存
(4)方位过程也可以作为关系,组成某些关系义场。如“东边,西边”,甲在乙的A——〉乙在甲的B
(5)行为动作的过程:买——卖
九、同义义场
1、同义义场的定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义场中的各个词叫作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所指相同并不一定构成同义词
2、同义义场的分类
(1)等义词
? 等义词是意义完全相同,所指对象完全相同,如:斧子——斧头
(2)近义词
A、意义大同小异,或者意义相同但附属色彩、用法、功能等不同的一组词,是近义词。
这种词,应用时不能任意相互替换,若换用,就会发生语义上的、色彩上的一定变化。
3、同义词的差别
(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A、意义的轻重:即±[程度重],如“轻视——蔑视”
B、范围的大小:即±[范围大],如“边疆——边境”
C、个体与集体的不同:即±[集合],如“信件)——信”
D、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换——交流”
(2)色彩方面的差别:
A、感彩不同,即±[褒义],如“成果——结果——后果”
B、语体色彩不同,即±[书面语],如“父亲——爸爸”
(3)词性方面的差异:如“深刻——深入
注:辨析同义词的方法:从语境中去考察,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设想替换的可能性
4、同义词的作用
(1)恰当选用同义词能使语言表意精确严密
(2)同义词前后换用,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3)同义词连用可以使语意丰富、明朗,增强语势
(4)从音韵上选择同义词可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十、反义义场
1、反义义场的定义: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两个词必须是同一意义范畴的
2、反义义场的类型:
(1)互补反义义场:(A=-B,B=-A,-B=A,-A=B)两者之间不容许有第三者存在,如生、死
(2)极性反义义场:处于这种语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就否定B,肯定B,就否定A;但否定A,不一定就是肯定B,否定B,也不一定就是肯定A,因为还有C、D、E等其它意义存在的可能。如白,黑
3、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反义义场中的词总是成对的,但是两个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这样就形成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如厚、薄
4、反义词的作用
(1)反义词常被用作修辞上的对比和映衬的手段,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说服力
(2)反义词连用,使语句富于哲理,更加含蓄,富于感染力
(3)反义词对举,使叙述简练明确
(4)在构词上可以形成仿词或用反义语素形成词语
十一、语境:
1、定义:指语言的环境,一般分为两类:
2、分类
(1)上下文语境:指与本词语有关系得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
(2)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听说双方的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等非语言因素)
(3)语境和词义
A、根据语境理解词义,“因文定义”,而不要“望文生义”
B、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C、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D、语境增加临时性的意义
E、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十二、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1、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2)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特点:有很大的灵活性,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
2、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1)古语词:文言词(口语中已不大使用)、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
古语词的表达作用: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受到一定题旨情境的制约,使用得当,可以产生很好的表达效果。
(2)方言词
(3)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中借来的词,在语音上,要把外来的音节结构改造成汉语的音节结构;在语法上,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后,原有的形态标志就一律取消。外来词的意义也要受汉语词义的制约,往往要发生变化
类型:音译外来词、音义兼意译外来词、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字母外来词
3、行业语、隐语
(1)行业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词汇,或者叫“专有词语”
(2)隐语: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十三、熟语
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和句子,一般指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也叫固定结构、固定词组。熟语虽然不是词、内部构造比词复杂、一般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但它们具有格式和构成成分的固定性、意义的整体性、使用的现成性等特点,作用和功能相当于词,是词的等价物,是结构上大于词的整体性的造句部件,一般也被人们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因此,熟语也是词汇性单位,是词汇成分的一种
十四、成语
1、成语的定义: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成语的构造也有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五种
2、成语的特点
(1)长期习用,结构定型,具有凝固性
(2)意义具有整体性、确定性,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表义凝练
(3)使用上和色彩上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和书面语色彩
十五、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穿小鞋,下马威,天晓得。意义是整体化了的。
十六、歇后语
1、歇后语指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
2、歇后语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喻义,一是谐音
(1)喻义歇后语:它的前一部分是一个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
(2)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现象
十七、词汇的发展变化
1、新词的产生
2、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
3、词义的演变:途径
(1)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3)词义的转移
(来源于网上)
成语,语言词汇中的的一部分定性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成语主要有以下特点:
1: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和谚语相近,但也略有区别.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而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交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成俗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2: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势》,“画蛇添足”出自《齐策》,“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等等,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等等,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3: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等,其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4:成语在语言表达上生动简洁、形象鲜明.
好了,今天关于“现代汉语关于成语的定义”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现代汉语关于成语的定义”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