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考成语大全及解释_高中常考成语大全及解释6000个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高中常考成语大全及解释”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1.高考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2.高考常见成语及释义
3.高考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
4.高考常用成语及解释
5.高考常考成语解释用法及例句有哪些?
高考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成语较多,我下面帮你列举一些偏听偏信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审时度势 :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消息盈虚 :指事物的盛衰变化或行为的出处进退.
官场如戏 :官场:旧时指官吏们经常出入的地方.戏:戏剧,指随时都在变化.旧时指官场像演戏一样变化无常.
随机应变 :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没头没脑 :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变化如神 :神:神奇.形容变化迅速而神奇
地覆天翻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庄生梦蝶 :庄生:战国人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捻神捻鬼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消息盈冲 :指事物的盛衰变化或行为的出处进退.
阴阳惨舒 :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指四时的变化.语本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苍黄反复 :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今非昔比 :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星移斗转 :斗:北斗星.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宦海浮沉 :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变化不定.
出鬼入神 :谓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雨覆云翻:比喻变化无常.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鱼龙曼衍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事过情迁:随着事情过去,对该事的感情、态度也起了变化.
匹夫匹妇 :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时过境迁 :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难兄难弟 :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
高岸深谷 :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隔世之感 :指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大而引起的、象隔了一个时代似的感觉.
变化莫测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能屈能伸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地老天昏 :形容变化剧烈.
人世沧桑 :比喻人间世事变化很大
冷血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海沸山崩 :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摇”.
难兄难弟 :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
移易迁变 :〖解释〗指迁移变化. 千变万化 日新月异 一日千里 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昨是今非稂不稂莠不莠 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难分难解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夜长梦多 :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
随方就圆 :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
变炫无穷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佩韦佩弦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
大贤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捏手捏脚 :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难兄难弟 :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蹈机握杼 :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解释〗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日新月异 :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鬼出电入 :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雾散云披 :喻变化之快.
苍狗白衣 :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斗转星移 :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高考常见成语及释义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3.爱屋及乌: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13.稗官野史: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比喻恶劣的环境。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18.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
20.表里山河:形容地势险要。
21.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22.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
23.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24.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25.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骛:不敢再来求别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点.
27.不分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不分高低优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29.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3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3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33.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34.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让人搭理,而是不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36.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37.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39.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40.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41.不刊之论: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42.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43.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44.不虞之事: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4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满足的,后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现一次。
46.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遗志的人。
47.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
48.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作谦词。
49.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
50.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袭历来所认可的事。
51.不齿于人类:不能列入人类。意思是不能算人。
52.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易混“不约而同”,只做状语不做谓语.
53.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
54.不足为训: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5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56.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57.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58.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
59.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门己来的客人。
60.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61.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地遇上了。
62.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
63.不可胜数:数都数不尽,形容极多。
64.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65.沧海横流:海水四处泛流。比喻时世动荡,社会不安。
66.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67.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68.差强人意: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69.长治久安: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70.尝鼎一膏: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71.朝闻夕死:早晨听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的渴望。
72.陈言务去: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也指写作时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73.城下之盟:因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了屈辱性的和约。
74.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75.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76.出奇制胜: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77.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
78.从善如登:顺从好的就像登高一样。比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
79.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打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当,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80.错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参差不齐而别有情趣。
81.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82.弹(tan)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83.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84.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85.登堂人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86.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87.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
88.独具慧眼:不可理解为只有一个眼,其实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
89.囤积居奇:把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以牟取暴利。
90.恶(e)衣恶食:粗劣的衣着和食物。
91.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92.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的贬义。
93.耳濡目染:经常接触就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94.耳根清静:耳边根清静,没有什么干扰。形容生活平静。
95.二三其德:意为三心二意,没有定准,不是形容品德低劣.
96.伐功矜能:炫耀自己的功劳,夸耀自己的才能。
97.罚不当罪:惩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惩罚过轻。
98.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99.繁文缛节:繁琐的仪式和礼节。
100.犯而不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不要计较。
高考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
高考常考成语解释: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高考常用成语及解释
高考常用成语及解释如下:1、哀而不伤:形容感情有节制,不外露,或形容音乐、诗歌等哀婉动人,但不过分悲伤。
2、安如磐石:形容非常稳固,像石头一样不可动激蠢摇。
3、安贫乐道:安于贫穷生活,并以此为乐。
4、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灾民饥饿的惨状。
5、八面玲珑: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善于交际,各方面都能应付自如。
6、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微小,难以解决问题。
7、闭门造车:比喻不考虑实际情况,凭主观想象办事。
8、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或影响不到。
9、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10、半途而废:指事情没有做到底就放弃了,比喻缺乏毅力或没有恒心。
11、抱残守缺:形容保守旧观念,不肯接受新事物。
12、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
13、暴虎冯河:形容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14、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深刻透彻,切中要害。
15、别有洞天:形容风景或誉肆卖境界格外美好,与世隔绝。
16、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来势迅猛的群众运动或社会变革。
17、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提醒人们要时刻雹蔽抓紧时间庆逗行动。
18、闭门不出:形容不与外界接触,独处不出门。
高考的相关知识如下:
1、科目和内容:高考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科目。各科目有不同的考试内容和要求,例如语文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文学素养和文化知识,数学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应用能力等。
2、考试时间和地点:高考通常在每年的6月份举行,全国各地的考试时间基本一致。考试地点一般设在考生所在地的学校或专门的考试场所。
3、评分标准和成绩报告:高考的评分标准通常根据考试内容和难度而定,成绩报告会给出学生的各科目成绩和总成绩,以及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情况。
4、录取分数线:各高校会根据自身情况和招生计划设定录取分数线,学生的高考成绩需要达到该分数线才有可能被录取。
高考常考成语解释用法及例句有哪些?
高考常用成语及解释如下:1、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2、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3、美轮美负: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4、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千。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7、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8、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9、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0、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11、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2、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3、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4、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5、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学好成语的好处:
1、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成语是汉语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学好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们在交流中更加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历史记载等各个领域。学好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提升阅读理解力。
3、增强文化素养: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理和智慧。学好成语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
4、增强思维能力:成语通常具有较高的抽象性,通过学习成语,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锻炼逻辑思维和联想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5、增加文化交流的机会: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中国人进行交流,增进友谊,拓宽交流的领域。
天伦之乐(tiān lún zhī lè)解释:泛指家庭的乐趣。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例句:只要走进他们的新居,就会感到,这是一个舒适的休憩处所,更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家园。
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解释: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例句:这个故事被老师讲得饶有风趣,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
解释: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句:想当年他所带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大江南北。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
解释:指忍不住要发笑。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
例句:读完这个寓言故事,我忍俊不禁。它太有意思了。
耿耿于怀(gěng gěng yú huái)
解释: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词性为贬义 ?。 ?
例句:国民党的阴谋被揭露后,他们对这个爱国人士耿耿于怀。
引人入胜(yǐn rén rù shèng)
解释: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用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
例句:?他的表演应该说是引人入胜的,但略嫌有点阳春白雪的感觉,还没有达到雅俗共赏的水平。
目不暇接(mù bù xiá jiē)
解释: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
例句:车窗外飞掠的景物令他目不暇接。
自命不凡(zì mìng bù fán)
解释: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用法:偏正式,词性为贬义?。
例句:他刚取得那么一点儿成绩就自命不凡,真让人反感!
鳞次栉比(lín cì zhì bǐ)
解释: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 ?
例句:都市宽阔繁华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交相辉映的霓虹灯,令她艳羡不已。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
解释: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好了,今天关于“高中常考成语大全及解释”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高中常考成语大全及解释”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