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典故和项羽有关

2.项羽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3.垓下之战的成语典故

和项羽有关的成语典故是_和项羽相关的成语典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 。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成语典故和项羽有关

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

1、破釜沉舟:项羽在与秦军的战斗中,为了表示决心,打破饭锅,沉没船只,以示必死之心。后来用来形容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四面楚歌:项羽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来用来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项羽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典故大家应该都了解吧,那典故都有哪些呢?详细是我带来的成语典故和项羽有关的内容,欢迎欣赏

成语典故和项羽有关1

 破釜沉舟

 释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沐猴而冠

 释义:亦作?沐猴冠冕?。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四面楚歌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取而代之

 释义: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先发制人

 释义: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成语典故和项羽有关2

 秋毫无犯

 释义: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民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一决雌雄

 释义:雌雄:比喻胜负、高下。指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霸王别姬

 释义: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庄舞剑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释义: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人为刀俎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释义: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是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垓下之战的成语典故

1、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在咸阳。项羽率军攻破函谷关,驻在鸿门准备袭击刘邦。刘邦纳张良的建议,结交项羽的叔父项伯从中给予调解。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但项伯拔剑掩护住刘邦,而刘邦的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这才让刘邦得以脱险。

2、霸王举鼎

秦朝末年,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但桓楚趾高气扬地让项羽举鼎,项羽先让桓楚的4名健壮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握住鼎足,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扩展资料

项羽的相关诗词:《题乌江亭》

一、出处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二、原文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三、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先预料。有忍辱负重的胸襟气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男儿。

当年的西楚霸王,如果能凭着胸怀壮志、才能出众的江东子弟,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有朝一日东山再起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

四、赏析

《题乌江亭》这首咏史诗,杜牧把这种浪漫的想象和虚写表达出来,尽管暗含着无奈的抑郁和痛苦,更浸透着浓厚的现实忧患意识和报国愿望,表现出深深的爱国之情。

在这首诗中,杜牧告诉后人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要想成就大业,绝不可刚愎自用,意气用事,不可为一时失败所挫。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耻”,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把握好机遇,必能“卷土重来”。?

垓下之战的成语典故主要有四面楚歌和十面埋伏。

1、四面楚歌:在垓下之战时,韩信命令士兵唱楚歌,歌声传到楚军大营,让楚军士兵想念故乡,无心再战,最终项羽被迫逃到乌江并自杀而亡。这个典故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四面楚歌的由来是:《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2、十面埋伏:在垓下之战时,韩信取的战术,通过将士兵埋伏在楚军周围,形成十面埋伏的阵势,最终迫使项羽自刎身亡。这个典故形容设下的伏兵很多,一次突然袭击便可以置对手于死地。十面埋伏的由来是: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这些典故都源于垓下之战中刘邦和项羽的决战。这场战役中,刘邦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中国安徽省固镇县濠城沱河南岸),最终项羽在四面楚歌中率800骑兵突围,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场战役是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决定性的战役。

垓下之战的背景:

垓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垓下之战的背景始于楚汉战争的最后阶段。在刘邦和项羽的决战中,双方都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刘邦集结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军队,总兵力达到三十万,而项羽也率领着十万精锐的楚军。

在垓下之战前,刘邦纳了韩信的计谋,实行十面埋伏战术,将项羽的军队围困在垓下。这个战术的核心是在项羽的军队周围埋伏大量的汉军,然后从四面八方发动攻击,让项羽的军队无法突围。

刘邦还取了其他措施来加强自己的优势。他派遣使者说服英布背叛项羽,并成功地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此外,他还通过重金贿赂和离间计等手段,成功地破坏了项羽的内部团结,进一步削弱了他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