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汗牛充栋"的意思

2.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啊汗牛充栋成语典故

3.汗牛充栋的意思怎么解释

汗牛充栋的意思及成语解释_汗牛充栋的意思是

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读音: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出 处

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卷九·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造句:

1、李教授的藏书,真可谓汗牛充栋。

2、国家图书馆里的书多的不计其数,汗牛充栋。

3、他家的藏书,真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

4、他从没想到人类知识的积蓄竟会如此汗牛充栋。

5、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汗牛充栋,是研究者的宝库。

6、这位老先生藏书之多,用汗牛充栋这句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典 故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尊他为圣人,当时就有三千人跟随他学习。当时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曾经整理和修改过《春秋》等。孔子说“春秋以义”,也就是要用《春秋》来让人们明白“义”。但是孔子一生没有写什么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论语》中说,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天道”的问题,孔子说:“我不想说这个。”子贡说:“夫子如果不说的话,我们如何能照着去做呢?”孔子说:“天道怎么能说得清呢——四季因它而运行,万物因它而生长。天道怎么能说得清呢?”这也许是孔子不写的原因吧。 唐代柳宗元说:“自从孔子修改过《春秋》以后,给它作传的人就多起来了,当时就有五家《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后来历朝历代,都有成百上千的人为它们作注讲疏,写出了很多见解不一的著作。这些书堆起来能塞满屋子,运出去要使牛马都累得出汗。”

成语"汗牛充栋"的意思

该成语意思指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用来形容藏书非常多。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

成语寓意:什么东西又能塞满房屋,又能让牛累得出汗呢?是浩如烟海的典籍。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对藏书丰富的一种描述,能让人联想起书的主人学识渊博。事实上,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这样巨大的藏书量和中国文明的连续性以及文治社会的传统密切相关,是中国文化的骄傲。当然,汗牛充栋的典籍让人无法全部读完,所以,选择经典就显得至关重要。

联合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啊汗牛充栋成语典故

该成语意思指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用来形容藏书非常多。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

成语寓意:什么东西又能塞满房屋,又能让牛累得出汗呢?是浩如烟海的典籍。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对藏书丰富的一种描述,能让人联想起书的主人学识渊博。事实上,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这样巨大的藏书量和中国文明的连续性以及文治社会的传统密切相关,是中国文化的骄傲。当然,汗牛充栋的典籍让人无法全部读完,所以,选择经典就显得至关重要。

联合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汗牛充栋的意思怎么解释

1、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ànniúchōngdòng,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出自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

2、成语典故

唐代学者陆质对孔子的《春秋》特别有研究,著书《春秋集注》、《春秋辨疑》、《春秋微旨》,对《春秋》有独到研究,柳宗元对他的治学严谨深表敬佩,他在陆质死后为《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尊他为圣人,当时就有三千人跟随他学习。当时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曾经整理和修改过《春秋》等。孔子说“春秋以义”,也就是要用《春秋》来让人们明白“义”。但是孔子一生没有写什么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论语》中说,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天道”的问题,孔子说:“我不想说这个。”子贡说:“夫子如果不说的话,我们如何能照着去做呢?”孔子说:“天道怎么能说得清呢——四季因它而运行,万物因它而生长。天道怎么能说得清呢?”这也许是孔子不写的原因吧。

唐代柳宗元说:“自从孔子修改过《春秋》以后,给它作传的人就多起来了,当时就有五家《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后来历朝历代,都有成百上千的人为它们作注讲疏,写出了很多见解不一的著作。这些书堆起来能塞满屋子,运出去要使牛马都累得出汗。”

汗牛充栋的意思是该成语意思指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用来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出处:

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汗牛充栋”。

成语典故:

陆文通是唐代很有声望的大儒,他本名陆淳,字伯冲,后来为避皇帝讳,改赐名质,谥号“文通”。陆文通去世后,唐代柳宗元曾为他写作墓志铭《陆文通先生墓表》。 柳宗元在《陆文通先生墓表》里赞扬了陆淳对儒学研究所做的贡献,他说,孔子作《春秋》,流传了一千五百年,给《春秋》作传知名的有五家,流行的是其中三家。

给《春秋》作论作注、作疏作说的人,成百上千。研究《春秋》的各种说法都有,他们所写的书,如果保存下来就会充满屋子,拿出来就会使拉车的牛马累得出汗。书中有的意见相合,内容隐晦;有的意见相悖,内容明显。面对如此多的资料,后来学习的人,用尽力气,学到老死,也不知道哪个是原意。

意见不同,甚至造成父子间伤了和气,君臣相互诋毁,只因孔圣人太难被理解。而陆淳博学多才,把各种说法融会贯通,并且经常讲学说道,使普通百姓和孩童都能够学习孔子的思想。他把自己的见解著成《舂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舂秋集传辨疑》等,开后人怀疑经传的风气。

这些著作一经问世,陆文通便成了名噪一时的大儒,一直从尚书郎、国子博士、给事中做到了皇太子侍读。他的学说也得到了皇帝的欣赏,在他生病期间,皇帝曾亲自探望。由于著书立说,陆淳过世之后,得到“文通”先生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