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张冠李戴的成语_易张冠李戴的成语集锦及例句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易张冠李戴的成语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

1.成语接龙张冠李戴

2.成语: 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3.张冠李戴的意思解释

4.张冠李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5.张冠李戴 成语故事

6.带张的成语有哪些

易张冠李戴的成语_易张冠李戴的成语集锦及例句

成语接龙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 戴罪立功 功败垂成 成千上万

       万水千山 山穷水尽 尽忠报国 国色天香

       香消玉碎 碎心裂胆 胆战心惊 惊弓之鸟

       鸟语花香 香火因缘 缘文生义 义无反顾

       顾此失彼 彼唱此和 和风细雨 雨过天青

       青山绿水 水远山长 长年累月 月朗风清

       清尘浊水 水泄不通 通上彻下 下情上达

       达官知命

成语: 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物件,弄错了事实。我为大家整理了这个词的成语接龙,希望大家喜欢。

       

       张冠李戴→戴霜履冰 → 冰洁渊清 → 清心寡欲 → 欲益反损 → 损人害己 →

       己饥己溺 → 溺心灭质 → 质疑问难 → 难言之隐 → 隐若敌国 →

       

       国富民安 → 安家立业 → 业精于勤 → 勤能补拙 → 拙嘴笨舌

       

       戴圆履方、戴高帽子、戴玄履黄、戴月披星、戴盆望天、戴天履地、

       戴鸡佩豚、戴霜履冰、戴头识脸、戴清履浊、戴日戴斗、戴笠乘车、

       戴发含齿、戴天蹐地、戴高帽儿、戴笠故交、戴眉含齿、戴发含牙、戴罪立功

        张冠李戴造句:

       1*** 我们这样张冠李戴,引来了观众们一阵阵爆笑声。

       2*** 他生性迷糊,待人接物常常张冠李戴,闹了不少笑话。

       3*** 演讲者所举事例张冠李戴,真个贻笑大方。

       4*** 没想到母老虎居然会玩这种张冠李戴的游戏。

       5*** 没事诗词胡乱诌,张冠李戴是寻常。

       6*** 铡庞昱倒是有点事实根据,却是张冠李戴,忠奸颠倒。

       7*** 铁路杀手篇之张冠李戴遭陷害。

       8*** 为官者都是注重颜面的,自己张冠李戴闹出了乌龙,无疑是再打人家夏书记的脸。

       9*** 更何况有些事是罗贯中张冠李戴的,颠倒是非的,无中生有的,甚至是凭空臆造的。

       10*** 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11*** 这些人用张冠李戴手法,硬把物理学上的"相对论"说成是哲学上的"相对主义"。

       12***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13*** 你一定要看仔细,可别张冠李戴,错怪了人。

       14*** 我的动作极为迅速,不管父母有没有知道,不管袜子张冠李戴,冲下去尽情饱览雪的世界。

       15*** 妈妈常把影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16*** 歹徒想使用张冠李戴的蒙混技俩逃避刑责,结果被警方一眼识破。

       17*** 写人物传记最怕考证不实,一不小心就会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来。

       18*** 他说过五关斩六将是张飞的事,这不是张冠李戴,胡说八道吗?

       19*** 在刚开始的那几天,您总是张冠李戴地把这个同学叫成那个同学,同学们私下都笑您好"傻"。

       20*** 会不会是只记住了身着道袍,张冠李戴认成了别的云游道士?这世界上身穿道袍的道士可不止于一粟一人。

       21*** 正史与方志记载历历在目,岂可张冠李戴,混为一谈呢!正是由于历史知识贫乏,造成了当今五省七家争抢二乔故里的闹剧发生。

       22*** 既然张冠李戴不得,便李冠张戴如何?

       23*** 误打误撞张冠李戴,小丫头不识天高恋上国王。

张冠李戴的意思解释

       成语: 张冠李戴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388 成语 : 张冠李戴 注音 : ㄓㄤ ㄍㄨㄢ ㄌ|ˇ ㄉㄞˋ 汉语拼音 : zhāng guān lǐ dài 参考词语 : 李戴张帽 释义 : 把姓张的帽子误戴到姓李的头上。#语本宋.钱希言《戏瑕.卷三.张公吃酒李公醉》。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张冠李戴”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张冠李戴」这句成语,原本出自唐朝的谚语「张公帽儿李公戴」。「张公」是指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李公」则是指武则天的丈夫中宗,当时人可能用这句话来暗讽武则天不守妇道,私生活 *** ,就好像把这个人的帽子,错给那个人穿戴。与此类似意思的谚语,还有「张公吃酒李公醉」、「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等。后来「张冠李戴」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 典源 : #宋.钱希言《戏瑕.卷三.张公吃酒李公醉》1>唐武后时,有「张公吃酒李公醉」之谣。张公谓易之,昌宗兄弟也,李公谓中宗也,此即「薛王沈醉寿王醒」之意。一日士人有犯夜而非其罪者,举此为辞,官遂命赋其事。士人援笔立搆数言,主者笑而释之。此语流传至宋,则宗门老宿,无不拈出来作对答人底话头,味之却真有不可思议道理在。其时又有「张公帽儿李公戴」,至今相传又有「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之谚,疑亦是此意耳。后世行市语有「 张三李四 」,皆非漫然无本。「鲁酒薄,邯郸围」「罪生甲,旤归乙」,事机莫测,曷足怪乎!诸老先生乃谓皆是乱说,然则圣人何以择言于刍荛。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张公帽赋》。 〔参考资料〕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棳在李 *** 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李老以戴之,于长隐君乃岸帻而亵礼,木子居士反峨冠而壮仪。」亦可谓善谑者。 书证 : 01.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三二.锦衣卫》:「彼卑官小卒,以衙门为活计,惟知嗜利,鲜有良心……甚至张冠李戴,增少为多,或久禁暗处,或苦打屈服,砌成可恶情状,令人一见辄怒。」 02.《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一七四之二.李卫奏折》:「迩来收税颇属公平,不敢复蹈前辙。然批行与彼查审之事,则有错误至张冠李戴者。」 03.清.蓝鼎元〈复顾太史书〉:「即为前官受过,亦可不辞。然而张冠李戴,不知其诬者,谁乎?」 04.清.姚炳《诗识名解.卷一.鸟部.鸠》:「以隼同焦,以鵻同隼。张冠李戴,名物混淆,则皆子云辈好作奇字之遗孽也。」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 使用类别用在「出错失误」的表述上。 例  句 <01>你一定要看仔细,可别张冠李戴,错怪了人。 <02>他生性迷糊,待人接物常常张冠李戴,闹了不少笑话。 <03>妈妈常把影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04>他说过五关斩六将是张飞的事,这不是张冠李戴,胡说八道吗? <05>写人物传记最怕考证不实,一不小心就会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来。 <06>歹徒想使用张冠李戴的蒙混技俩逃避刑责,结果被警方一眼识破。 <07>再怎么离谱,你总不能把林黛玉张冠李戴地误成《水浒传》人物吧! <0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明是李白的诗句,你怎么张冠李戴地说是白居易的呢? 成语接龙

        “戴”字开头的成语

        “张”字结尾的成语

        “张”字开头的成语

        “戴”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张冠李戴。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张冠李戴。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张冠李戴”分成的单字详解:

        张, 冠, 李, 戴。

张冠李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张冠李戴的意思是混淆误用、弄错、搞混。

1.张冠李戴的词源和典故

       张冠李戴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人子疑而不能明白,伪而不能裁定,则名之为冠李戴。”其中冠李戴是指冠、李两种植物相互掩盖,无法分辨。后来演变为比喻混淆搞混事物。

2.张冠李戴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张冠李戴主要形容人在言语、行动或判断中搞混,错误地将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混为一谈,误以为它们是同一个概念或同一类别的东西。常用于讽刺和批评他人搞错或混淆事实,缺乏准确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3.张冠李戴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例子

       张冠李戴经常出现在各个领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有些媒体在报道事实时,可能会错误地引用、曲解或篡改他人的话,导致信息不准确;在商业谈判中,某方可能会混淆条款或误解合同条款,导致交易过程出现问题;在教育领域,学生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将相似概念混淆,导致理解错误。

4.如何避免张冠李戴的问题

       为了避免张冠李戴的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取以下措施:准确地获取和理解信息,尤其是在重要的决策和判断中;保持思维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通过分析和比较来区分不同事物;注重细节和细致入微的观察,避免忽略关键细节;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5.其他类似的成语

       除了张冠李戴之外,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用以形容搞错或混淆事物。例如,“牛鬼蛇神”指的是把各种东西都归于牛鬼蛇神,即混淆不同的事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形容自己做事不谨慎,结果出现了适得其反的情况。

张冠李戴 成语故事

       张冠李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近义词:破绽百出?似是而非?反义词:无可非议?毫厘不爽?相似词:张三李四?李白?李子?李刚?李峰?行李?桃李?行李箱 。

       造句如下:

       1. 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2.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3. 你一定要看仔细,可别张冠李戴,错怪了人。

       4. 妈妈常把影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5. 这些人用张冠李戴手法,硬把物理学上的"相对论"说成是哲学上的"相对主义"。

       6. 歹徒想使用张冠李戴的蒙混技俩逃避刑责,结果被警方一眼识破。

       7. 我常常的把水浒传上的人物张冠李戴的乱说一气,老师告诉我不能囫囵吞枣的看书!

       8. 奖状是老李的,他却张冠李戴,发给了老王。

       9. 我们这样张冠李戴,引来了观众们一阵阵爆笑声。

       10. 他生性迷糊,待人接物常常张冠李戴,闹了不少笑话。

       11. 演讲者所举事例张冠李戴,真个贻笑大方。

       12. 把沈雁冰的笔名说成是老舍,这不是张冠李戴是什么?

       13. 我们读书不要囫囵吞枣,要细细品味其中的好词好句。他向来做事都是张冠李戴,三心二意。

带张的成语有哪些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李老而戴之。’”

张冠李戴成语的使用方法

       八面张罗 大事铺张 大张其词 大张旗鼓 大张声势 大张挞伐 东张西望范张鸡黍 改弦更张 纲举目张 火伞高张 急张拘诸见雀张罗 剑拔弩张 

       张灯结彩 张冠李戴 张口结舌 张牙舞爪 剑拔弩张 张三李四 张冠李戴、张牙舞爪、东张西望、明目张胆、张灯结彩、

       八面张罗 大事铺张 大张其词 大张旗鼓 大张声势 大张挞伐 东张西望范张鸡黍

       改弦更张 纲举目张 火伞高张 急张拘诸

       见雀张罗 剑拔弩张 明目张胆 张冠李戴

       张牙舞爪 东张西望 明目张胆 张灯结彩

       八面张罗,大事铺张,大张其词,大张旗鼓,大张声势,大张挞伐,东张西望 ,范张鸡黍,改弦更张,纲举目张,火伞高张,急张拘诸 ,见雀张罗,剑拔弩张,明目张胆

       做张做智 张牙舞爪 张三李四 张良借箸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张冠李戴 张灯结彩 张大其事 虚张声势 铺张扬厉 铺张浪费 明目张胆 剑拔弩张 火伞高张 纲举目张 改弦更张 东张西望 大张挞伐 大张旗鼓

       一张一弛 ......

       八面张罗 大事铺张 大张其词 大张旗鼓

       大张声势 大张挞伐 东张西望 范张鸡黍

       改弦更张 纲举目张 火伞高张 急张拘诸

       见雀张罗 剑拔弩张 明目张胆 张冠李戴

       张牙舞爪 东张西望 明目张胆 张灯结彩

       张冠李戴 张灯结彩 张口结舌

        张三李四 张良借箸 张大其事 八面张罗 大事铺张 大张其词 大张挞伐 东张西望 范张鸡黍 改弦更张 纲举目张

       火伞高张 急张拘诸 剑拔弩张

        明目张胆

       八面张罗,大事铺张,大张其词,张牙舞爪 东张西望 明目张胆 张灯结彩,剑拔弩张

       张灯结彩 张冠李戴 张牙舞爪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张三李四 张良借箸 张大其事 八面张罗 大事铺张 大张其词 大张声势 大张挞伐 东张西望范张鸡黍

       改弦更张 纲举目张 火伞高张 急张拘诸 剑拔弩张

       明目张胆 大张旗鼓 大张挞伐 范张鸡黍 纲举目张 急张拘诸 见雀张罗 一张一弛

        望纳、、谢谢。。

张冠李戴是谁

       张冠李戴成语的使用比喻把甲的东西看作是乙的,或者误将此物当作彼物。

       1、“张冠李戴”是一个常见的成语

       意思是把姓张的人的帽子给姓李的人戴上,比喻把甲的东西看作是乙的,或者误将此物当作彼物。这个成语来源于唐代李延寿的《南史·张邵传》:“此冠非常,可于张冠李戴。”

       2、基础的字面含义

       “张冠李戴”的字面含义是姓张的人把他的帽子给了姓李的人,或者反过来。这是一种表示混乱或者误解的行为。“他把这个苹果给了小明,其实是小明给他的。” 这个句子就表达了一种“张冠李戴”的情况。

       3、比喻含义

       “张冠李戴”的比喻含义是把甲的东西看作是乙的,或者误将此物当作彼物。“他把这本书当作他的了,这简直就是张冠李戴!” 这个句子就表达了误将这本书看作是他的书,是一种“张冠李戴”的错误认识。

       4、使用情境

       “张冠李戴”常用于描述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出现了混淆或者误解的情况。当一个人在复杂的商业交易中混淆了两个类似的概念,或者在学术研究中错误地将某个理论应用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情境时,“张冠李戴”这个词就非常贴切。

张冠李戴的例句

       1、小华写作文时,因为不仔细审题,结果把小王的故事安到了小李的身上,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2、我们在记忆别人的姓名时,往往会张冠李戴,原因是我们的注意力不集中。

       3、这本童话书出版了很多年,可由于出版社不断更换名字,读者很难买到正版书籍。他们真有些张冠李戴的感觉。

       4、这是一场很好玩的战争故事。每个孩子都知道军队之间的分歧就像医生和巫师一样张冠李戴。

       5、他的记忆很短暂,经常张冠李戴,他甚至不能记住自己的电话号码。

       6、如果你不熟悉这个城市,你可能会张冠李戴,把一个地方的名字误认为另一个地方的名字。

       7、他喜欢幻想,并且经常张冠李戴地写自己的故事,使读者一头雾水。

       8、这本书是他自己的翻译,但是他故意地张冠李戴地说是别人翻译的。

       9、小华和小王都很有才,但小华每次讲故事都会张冠李戴地讲,让听众有些晕头转向。

       10、在梦中,他常常张冠李戴,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和人物混淆在一起,让人哭笑不得。

       张冠李戴是张昌宗、张易之和李显。

张冠李戴成语故事

       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人头上,这叫作“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或者弄错了事实。为什么非得拿姓张、姓李的人来说事儿呢?各种辞典都没有解释清楚,仅仅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明人田艺蘅所著《留青日札》中有一篇《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李老而戴之。’”因此就把“张冠李戴”的出处安在了田艺蘅头上,可是人家田艺蘅明明说“谚云”,可见在他之前早就有了这个说法,田艺蘅只不过转述“谚云”而已。如此不求甚解,真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其实,这个成语出自武则天时的俗语“张公吃酒李公醉”,记载在张鷟(zhuó)的《朝野佥载》一书中:“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是武则天最宠爱的面首,此时,李姓王朝已经易姓,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篡夺了李姓的天下,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也被废黜。“张公吃酒李公醉”这句当时的民谣,张鷟解释为“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李公醉”跟“李氏大盛”有何关系?显然这种解释没有任何道理。

       其实,“张公吃酒李公醉”一语非常刻薄,是讽刺李显无法撼动母亲的地位,夺回李姓的天下,在陪伴母亲饮酒的宴会上,那边厢“二张”饮酒饮得兴高烈,这边厢李显独自一人闷闷不乐,怀有无限的心事,闷酒喝着喝着就喝醉了。这才是“张公吃酒李公醉”的真正含义。

       相似的说法还有李商隐的诗《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薛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业,寿王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李瑁。杨玉环本来是寿王妃,被李隆基看中,使用了一些阴谋手段抢夺而去,变成了著名的杨贵妃,一跃而为李瑁的继母。

       唐玄宗李隆基在龙池举行盛大的酒宴,薛王没有任何心事,喝至沉醉,尽欢而回,可是李瑁呢?就如同当年的李显一样,心事重重,老婆都被当爹的夺去了,而且还在酒宴上顾盼生辉,他能不郁闷吗?不过跟李显不一样的,李瑁的闷酒再喝也喝不醉,酒宴归来,李瑁仍然醒着,而且彻夜不眠。

       此之谓“薛王沉醉寿王醒”,同“张公吃酒李公醉”如出一辙。唐代时,又从“张公吃酒李公醉”演化出另外一个俗语:“张公帽儿李公戴。”

       这句俗语就更加刻薄了,此处的“李公”指武则天早已死去的老公高宗李治,“二张”的帽子戴到了李治头上,不是绿帽子是什么!这才是“张冠李戴”这个成语的真正语源。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易张冠李戴的成语”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